《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一號文件)近日正式發布,強調要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從美麗鄉村,到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對鄉村建設內涵和目標的進一步豐富和拓展。記者對比發現,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釋放改革信號,首提“和美鄉村”,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指出,一字之變,內涵確是極豐極深。
和美鄉村 重點是硬件、軟件兩手抓
什么樣的鄉村才稱得上宜居鄉村?
“鄉村建設既要見物也要見人,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既要抓物質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實現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鄉村振興局局長劉煥鑫介紹,重點是硬件、軟件兩手抓。
我國自古以來崇尚“和”的理念,農業生產講求得時之和、適地之宜,農村生活講求人心和善、以和為貴,村落民居講求順應山水、和于四時。“過去講美麗鄉村,人們很容易把美麗理解成外表的、形式上的美。比如有的地方把沿街的墻刷白了,認為就是美麗的。”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美麗的本質特征在于和諧。“和美”概念的提出,把中國傳統的和文化納入其中,提醒人們美不是僅僅指外表的形式美,必須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
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左停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關于“和美鄉村”的提出,預計今后幾年的一號文件中心思想和主題都會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心工作進行年度部署”,左停分析,這也是我們常說的鄉村振興是“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在2月14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劉煥鑫表示,把原生態鄉土特點彰顯出來,把現代化生活元素融入進去,確保鄉村既有空間完整性和設施現代性,又有歷史縱深感和時代痕跡的“年輪”,留住鄉風鄉韻鄉愁;尊重農民意愿,建什么、怎么建、怎么管,多聽群眾意見,引導農民全程參與鄉村建設。
增加鄉村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
“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這是黨的二十大提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之后,作出的最新具體部署。其中,中央一號文件具體提出,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立足實際、科學規劃,扎實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鄉村振興新理念圍繞著“和美”展開的,無論是宜居,還是宜業,落腳點都是“和美”,“和美”貫穿在鄉村建設整個過程中。不過,左停強調,有些地方在鄉村建設過程中片面理解“美麗”,比如強迫村民把路邊菜地變草坪,他認為美麗鄉村可能更側重表現、是外在美,和美鄉村還要體現出內在的和諧、是內在美,更強調鄉村主體村民的幸福感、滿意感、獲得感。
“和”怎么實現?關鍵看軟件,劉煥鑫談了兩個方面。
“一是整合載體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把積分制、清單制等行之有效的抓手整合起來,把各部門的力量統籌起來,提升鄉村治理效能。二是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從農民需要出發,從農民喜好著手,增加富有農耕農趣農味、體現和諧和順和美的鄉村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通過制定規范、強化村規民約、黨員干部帶頭示范等方式,狠剎不良風氣,努力成風化俗。”劉煥鑫說。
目前,圍繞“和美”,農業農村部相關主管部門也明確了今年鄉村治理的具體任務。
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副司長何斌談道:“一是圍繞提升人居環境舒適度,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上持續加力;二是圍繞公共基礎設施的完備度,我們在統籌好農業農村生產生活設施建設的同時,持續加強農村的房、水、電、路、氣等鄉村基礎設施建設。”
農業農村部合作經濟司一級巡視員陳邦勛表示:“工作抓手上我們要繼續深化鄉村治理試點,要推進鄉村治理示范村鎮的創建。2023年我們要繼續推進和擴大這方面試點,然后我們還推進一批示范村鎮的創建,把這些試點和示范村鎮的經驗總結好、推廣好,搞好帶動示范輻射。”
通過“內育”和“外引”培養鄉村人才
鄉村不僅要宜居,還要宜業。只有鄉村產業興旺起來,才能帶動資金、技術、人才等更多流向農村。在北京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琦看來,強化要素投入保障和服務優化升級是當務之急,是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詳細部署,要求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并進一步明確了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加快發展現代鄉村服務業、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培育壯大縣域富民產業四個核心發展方向。
“促進村民就近就地就業是和美鄉村創建的前提,而鄉村振興大背景為宜業鄉村建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左停說。
張琦分析,一方面,人才、資金、土地、勞動力等作為鄉村產業的基本生產要素,受邊際報酬遞減規律和城鄉二元結構影響,部分鄉村地區顯現出人才短缺、資金不足、土地開發有限、勞動力外流等特征,無力支撐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因此,他建議,要通過“內育”和“外引”培養鄉村產業人才;加快發展現代鄉村服務業,合力打造集就業和社會保險、醫療保障、衛生健康、金融服務、文體教服務、生產和生活服務為一體的農村綜合服務體系。
另外,張琦進一步強調,鄉村產業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新型業態的培育,是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相對薄弱的農業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和農村物流成本,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鄉村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因此,他建議,和美鄉村的建設,既要增加鄉村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管護財政支持力度,不斷完善農業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又要加快鄉村地區商業物流網點建設。 |